2019年美网决赛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分2025美网公开赛直播_US Open赛程比分签表一览 - 中文网析

2025-08-24

  美网,美国网球公开赛,US Open,美网2025,美网直播,美网签表,美网投注,网球四大满贯/【2025美网】美国网球公开赛US Open最新赛程签表、比分直播、球员动态、冠军预测全掌握!关注美网四大满贯盛事,获取最新赔率与投注资讯。

2019年美网决赛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分2025美网公开赛直播_US Open赛程比分签表一览 - 美网中文网析

  摘要:本文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发球,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201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纳达尔和梅德韦杰夫的技战术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发球,底线相持,接发球,网前等几个方面的技战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优秀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对比找出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和规律。

  通过对201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纳达尔和梅德韦杰夫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纳达尔快速灵活的移动能力、全面的技术和良好的战术运用以及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为纳达尔苦战五盘获得比赛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纳达尔发球技术的得分率比梅德韦杰夫要高,一发成功率虽然不高但威胁性强;梅德韦杰夫在一发成功率和破发能力上比纳达尔要高,纳达尔接发也比梅德韦杰夫更有威力;底线能力纳达尔更为突出,得分意识和能力非常强,非受迫性失误较网前截击技术稳定得分率高。

  前言:近年来大满贯赛事新秀崛起,一批实力强劲,打法新颖的年轻选手走上世界顶尖高手行列,然而老将未老,以纳达尔为代表的巨头级球员任然活跃在大满贯赛的舞台上,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新老并存的局面形成,这些优秀年轻选手的加入使世界男子网球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019年9月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将在美国国家网球中心亚瑟 阿什球场隆重上演,18届大满贯得主拉斐尔 纳达尔对阵生涯首进大满贯决赛的俄罗斯小将丹尼尔 梅德韦杰夫,这次大满贯决赛意义非凡,是新生代球员与现役巨头的对决,也是新生代球员对巨头级球员发起的又一次挑战。西班牙球王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鏖战近5个小时,最终纳达尔以盘比3:2战胜梅德韦杰夫捧起职业生涯第19座大满贯冠军奖杯。笔者通过对本次决赛中两位选手的技战术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比揭示出两位选手的优缺点,并为大学网球专项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201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纳达尔和梅德韦杰夫的技战术的发挥程度和各项技术的发挥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分别对两位选手的发球,接发球,底线相持和网前技术进行数据的统计对比分析。

  通过百度词条搜索“纳达尔”“梅德韦杰夫”了解两位运动员的一些基本情况,并通过知网阅读研究国内一些与“网球技战术特征分析”有关的著作以及查阅实时或以往的学术期刊,以“技战术”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共查阅到15篇文献,有参直接考价值文献8篇。了解最前沿的网球技战术研究成果,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通过观看2019年美网男单决赛视频,收集比赛中两位运动员的官方数据,比赛中运用的技战术特征以及观察运动员的情绪变化。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统计,再对比两位运动员的各项数据得出一定的结论,为成功分析两位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通过官方数据对两位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数据进行收集,对所获的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整理分析,得出目前网球运动中最为先进有效的网球技战术特点和规律。

  本文对两名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底线相持和网前等技战术的得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位运动员的共性和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为大学生网球项目技战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和建议。

  根据表2-1连位运动员的基本数据显示,两者在年龄,身高和持拍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现阶段网球运动球越来越朝着高,快,壮的方向发展。身高198cm的梅德韦杰夫与纳达尔相比有着绝对的身高优势,但在步伐移动和灵活性方面纳达尔明显比梅德韦杰夫强。也正是凭借着快速灵活的步伐和左手上旋稳定的底线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年纪的增长而造成的体力和状态的下滑。而纳达尔面对梅德韦杰夫强势和极具侵略性的打法,凭借全面稳定的技战术能力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赢下比赛的纳达尔已经取得了职业生涯的第19座大满贯冠军,仅次于费德勒的20座大满贯奖杯的记录,并且以5920分高居榜首。生涯首进大满贯决赛的梅德韦杰夫也借此跃身第五.从赛事结果来看,这场比赛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彩对决,梅德韦杰夫的惜败也激起了网坛新生代球员的斗志,巨头球员也并非不可撼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男子网坛的活力。

  姓名 一发成功率 一发得分率 二发得分率 ACE 双误 一发平均球速 二发平均球速

  发球在网球比赛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网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由第一次发球简称:一发和第二次发球简称:二发 组成。在现代网球比赛中,发球技术在众多网球技术中属于重中之重,是唯一由自己主导不受对手影响和制约的一项技术。发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发挥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在开始阶段能够压制对手的回球为自己建立有利的进攻优势。因此,运动员有必要掌握全面的发球技术,以此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并在比赛中争取主动权。

  由表2-2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梅德韦杰夫在一发成功率上高出纳达尔6个百分点,而纳达尔自2017年更改发球动作(由不上步的foot-back改为需要上步的foot-back)后,一发的质量和球速虽然提高了,但是一发的成功率却有所降低。在球速方面,纳达尔一发球速逊色梅德韦杰夫,纳达尔最高球速为195km/h,梅德韦杰夫最高球速为203km/h,纳达尔一发平均球速为185km/h,梅德韦杰夫一发平均球速为191km/h。在二次发球方面,由于容错率太低,运动员为了确保进区率,大幅降低了发球的速度,而选用成功率高的上旋发球。因此在球速上,纳达尔二发平均球速为153km/h,梅德韦杰夫的二发平均球速为149km/h。在ACE球和双误上,纳达尔共有5个ACE和5个双误,梅德韦杰夫共有14个ACE和4个双误。这些数据表明纳达尔发球时速总体上低于梅德韦杰夫,但借助高达77%的一发得分率以及平均时速高于梅德韦杰夫的稳定、高质量的二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低成功率一发所造成的给对手进攻压制的机会。而梅德韦杰夫在一次发球上追求快、刁,发球成功将给自己建立巨大的优势,然而也极易造成发球失误。总体来看,虽然梅德韦杰夫一发成功率高于纳达尔,但纳达尔在的一发得分率高达77%,比梅德韦杰夫高出1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纳达尔低一发成功率的一些劣势。但梅德韦杰夫凭借稳定的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以及14个ACE和低于纳达尔的发球失误,在发球上处于优势地位,这也正是梅德韦杰夫能够在大满贯决赛中与巨头球员抗衡的技术支撑。

  姓名 接发球得分 接发球得分率 获得破发点次数 破发成功次数 破发成功率

  一场完整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双方总是处在攻防角色的互换之中。尤其是对于纳达尔和梅德韦杰夫这种世界顶尖的职业运动员,两者的发球技术并不会由于太明显的差距。因此运动员在保证充分发挥自己发球技术的同时也要兼顾在对手的发球局不被对手的发球所压制,并尽可能的破除对方的发球优势,为进攻创造机会。所以在发球技术不相伯仲的情况下,己方的接发球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关键。高水平的接发球能够帮助接发球方迅速完成攻防角色的互换,使运动员由防守方转化为进攻方,从而压制对手的回球质量,为自己建立下一拍的优势。

  在表2-3中统计了整场比赛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的与接发球相关的各项数据,表中各项数据显示纳达尔的接发球得分数和接发球得分率分别高于梅德韦杰夫16分和3个百分点。而与之相对应的纳达尔的破发机会就会比梅德韦杰夫高很多,较高的接发球得分和接发球成功率能够使纳达尔面临更小的压力寻找更多的破发机会。对比数据显示,纳达尔在整场比赛中一共获得了21个破发点,比梅德韦杰夫高出6次,对比之下可以发现纳达尔破发点优势明显高于梅德韦杰夫。但值得注意的是纳达尔在21个破发点上只完成了6次破发,而梅德韦杰夫获得了15次破发点机会却完成了5次破发。虽然纳达尔在破发次数高于梅德韦杰夫,但是在破发成功率上梅德韦杰夫却高出纳达尔近5个百分点。分析可以看出,纳达尔的接发球的质量和发挥都高于梅德韦杰夫,优秀的接发球能力也为纳达尔创造了更多的破发点机会,但从比赛视频可以看出,梅德韦杰夫面对劣势时的抗压能力非常优秀,这也使得纳达尔在21次破发点中只完成五次破发。同时反观梅德韦杰夫,在接发球技术上也处于顶尖水平,虽然获得破发点的机会少,但是破发成功率高。纳达尔胜在数量而梅德韦杰夫胜在质量,因此二者在接发球数据上差异并不大,接发球技术也并不是纳达尔在这场比赛中获得胜利或梅德韦杰夫失败的关键所在。

  在一场网球比赛中,发球方发球后双方都在底线进行相互攻防的对战技术称为底线相持技术。底线相持技术在网球比赛中较为普遍,也是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方式,现阶段下网球底线技术已经由原来的底线对抽向多落点、多变线路转变。其主要是通过正反拍的移动击球,强调回球的线路和落点,以此来调动对手跑动造成对手的失误和压制对手的回球质量。主要得分形式是对手的失误和主动进攻的打制胜球得分,而又因为制胜分通常出现在绝对的相持压迫时才会在对手回球质量不高时出现,所以底线的相持下的对手的受迫性失误是比赛中的主要得分点,也是所有技术中得分比重最高的。因此底线相持技术的强弱和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比赛的胜负。

  在表2-4中收集整理了本次决赛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的底线相持阶段的数据,表中数据显示了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在不同回合的底线相持的得分能力。其中在3拍及3拍以内的相持中,纳达尔79分,梅德韦杰夫83分;在4-8拍的相持中,纳达尔63分,梅德韦杰夫43分;在9拍及9拍以上相持中,纳达尔34分,梅德韦杰夫33分;非受迫性失误上,纳达尔46个,梅德韦杰夫57个;制胜分上,纳达尔75个,梅德韦杰夫62个。从这些数据中显示,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在≤3拍的相持球和≥9拍的相持球上差距并不明显,都在正负5分以内。 而在4-8拍的相持球、非受迫性失误和制胜分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方面纳达尔都比梅德韦杰夫分别高出20分、少11个、高出13个。而造成数据明显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观察比赛视频可以发现,梅德韦杰夫打法侵略性强,正反手平击球球速快,压迫性十足。而纳达尔在底线对峙上追求稳定、角度、深度,以侧身正手上旋为主要的进攻方式,反拍以双手反拍和切削球为主。根据双方运动员的底线特征以及数据可以看出梅德韦杰夫的强势平击球在3拍及以内略微优势于纳达尔,但强势的平击球也有利有弊,平击球球速、压迫强,但也是有着较高的失误率。因此在纳达尔的回球中梅德韦杰夫的非受迫性失误高达57个,而纳达尔稳定的对线拍的中拍相持中力压梅德韦杰夫,通过良好、稳定的中拍相持能力调动对手促使对手出现失误,并抓住对手回球出浅的机会打出制胜球。

  表格数据和结合视频分析得出,在本场比赛的相持阶段中,纳达尔的相持得分能力高于梅德韦杰夫的相持得分能力,在相持总得分高出梅德韦杰夫41分。由此可见,纳达尔有着比梅德韦杰夫更加优秀的底线相持能力,同时梅德韦杰夫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底线能力,较高的失误率和不稳定性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因此,两者在底线相持阶段的显著差距直接关系到比赛趋势,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网前截击技术又称拦网技术,指在对手的回球未落地时,捡球拦截过网的击球方法。由于距离短,截击过网的球球速快、不易防守,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主动进攻的得分方式。在职业网坛中,职业网球运动员的网前截击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球上网,另一种是压迫后的随球上网,这两种网前技术也是职业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网前得分形式。网前截击普遍适用于单打、双打比赛,是与发球、底线相持等常见网球技术相同的,在网球比赛中常用的网球技术和得分方式。因此,网前技术也是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表2-4中的数据充分体现了美网决赛中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的网前技术的运用情况。表中数据显示,纳达尔在整场比赛中网前截击66次,得到了51分,网前截击得分率77%;梅德韦杰夫在比赛中上网截击74次,得到了50分,网前截击得分率67%。在职业网坛日趋底线攻防的今天,一场比赛能有如此数量的上网次数,运动员必然是有着较高的在技术水平上自信。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梅德韦杰夫上网截击次数比纳达尔高出8次,但纳达尔低于梅德韦杰夫的上网截击次数,截击的得分却比梅德韦杰夫多1分,得分率高出10个百分点。我们在分析双方发球和观看比赛视频时可以发现,梅德韦杰夫有着本身的发球局高质量一发的压迫优势,因此在一发成功时可以选择发球上网得分,而纳达尔也有着高达77%的一发得分率,发球后的上网得分也不少。然而从底线相持阶段的差距分析出双方的随球上网得分差距,纳达尔有着优秀的底线相持能力,但回球压迫到对手时随球上网截击得分。而梅德韦杰夫网前技术处于明显弱势。从总体的得分情况和得分率分析可以得出,纳达尔网前技术相较于梅德韦杰夫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也是纳达尔能够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盘整场比赛,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都在比赛中运用了一定的比赛战术。在比赛中纳达尔前两盘依靠高质量一发在发上战术上比较热衷,底线相持受压迫时选择速度球速慢的高位上旋球,反拍则采取切削的方式,以慢克快。而梅德韦杰夫在比赛中利用发球和身高优势也利用了发球上网战术,但在底线对峙的战术变化上不如纳达尔灵活多变,临时布置的战术失误率高,再加上底线劣势,大部分的战术运用受到限制,单单凭借反手犀利的进攻而没有正手稳定的发挥是不行的,再加上面对纳达尔灵活多变的打法,梅德韦杰夫缺乏打不死的防守能力。面对压迫时的防守和正手缺乏稳定时的战术调整,要想赢得比赛的胜利不能只依靠全面技术,还得与一定的战术先配合。攻防兼备、灵活多变才是赢球之道。

  从各项数据来看,纳达尔大部分技术的数据都比梅德韦杰夫高,即使是劣势方面也不会存在特别明显的差距。全面稳定的技术使纳达尔在比赛中更加轻松自如,压力更小,面对弱势的梅德韦杰夫更加敢打敢拼。而梅德韦杰夫虽然各方面技术也不弱,但基本功明显不如纳达尔,因此梅德韦杰夫虽然攻势十足但却频繁失误。

  3.1.2 发球技术能够为自身在比赛中建立初步的进攻优势,高质量的发球可以压迫对手甚至直接得分。

  从发球阶段的数据来看,在本场比赛中梅德韦杰夫的发球各方面的各方面的数据普遍比纳达尔高,这就为梅德韦杰夫的下一步进攻建立了优势。而纳达尔虽然一发成功率低但是一发得分率却比梅德韦杰夫高出12个百分点,足以看出纳达尔的发球质量极高。

  3.1.3 接发是破除对手发球优势,攻防转换、建立进攻优势和破解对方发球局的重要技术。

  从纳达尔与梅德韦杰夫的接发球数据看出,纳达尔在接发得分、接发成功率和破发点次数上都比梅德韦杰夫高,这都得益于纳达尔高水平接发技术,能够在对方的发球局提高回球质量,破除对方发球优势,为接下来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从比赛视频看出纳达尔多次在关键局依靠坚实的接发球打破对方发球局破发成功。

  3.1.4 底线相持能力的强弱和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趋势和影响最后的比赛结果。

  从底线相持阶段的数据和比赛视频看出,纳达尔在底线上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纳达尔以稳定多变的底线能力调动梅德韦杰夫的跑动,再配合一定的战术组合打出制胜球得分。梅德韦杰夫虽然在长拍对峙中不落下风,甚至在短拍回合略有优势,但这些都不能弥补与纳达尔在中拍对峙中的巨大差距,非受迫性失误也是比纳达尔高很多。

  3.1.5 全面的技术能力配合运动员充分的战术运用以及稳定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重要途径。

  通过数据分析看出,运动员的各种技术能力施展过程中都与一定的战术相配合,运动员通过一定的技术支撑并搭配一定的战术组合以此来达到得分的效果。在技战术的组合运用过程中,组合球的难度明显比单一的进攻、防守高,所以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如:从表2—3中可以明显看出梅德韦杰夫具备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因为他在整场比赛中挽救了15个破发点,而纳达尔只有10个。出色的心理素质以及技战术能力才造就了这场经典的对决。

  3.2.1 高校网球专项运动员的综合技战术能力不够全面,在平时的发球训练中,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要对球的落点和球速做出一定的要求。

  3.2.2 一场比赛的转折往往出现在破发,优质的揭发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网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应该对接发球的质量做出要求,以此来补强自己获胜的筹码。

  3.2.3 在底线相持阶段,高校网球运动员与专业网球运动员相比缺少稳定性,容易在比赛中出现较多的非受迫失误。要增强运动员的底线稳定性以及相持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各种战术结合使用,减少失误。

  3.2.4 运动员的心理始终贯穿整场比赛,心理的变化能够影响比赛的最终结果,运动员要平衡身体和心理的波动,使两者达到平衡,保持对胜利的渴望。

  3.2.5 网球是一项对体能要求极高的运动,一场比赛短则半小时,长则几个小时,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是一种极大地考验。任何一项技术动作的完成都与体能息息相关。当运动员技战术难分难解时,那么就看谁的体能能够支撑得更久,所以加强体能训练必不可少。

  [3]朱红雨.2017年上海大师杯网球赛男单决赛费德勒与纳达尔的技战术对比分析[J].运动精品,2018,37(11):89-90+94.

  [4]赵泽明.克耶高斯与德约科维奇在墨西哥赛和印第安赛中的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3):253-254.

  [6]蔡德俊.对现阶段我国网球运动技、战术方面研究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3(01):337+371.

  [7]宋琦.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单打比赛技战术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1(24):676+678.

  [8]胡柏平,李娜,林晓明.世界优秀职业网球男子选手技战术特点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03):26-28.

  [9]史芙英,张辉,梁成军.网球比赛技战术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06):95-99.

  [11]苗鹏,郭开强,独华军,方克武.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技战术的特征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144.

  [12]潘建华.费德勒与纳达尔在网球比赛过程中技战术的研究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164-167.

地址:363050.com 客服热线:363050.com 传真:363050.com QQ:363050.com

Copyright © 2012-2025 2025美网公开赛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